既然目标是地平线
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
Powered By Blogger

Friday, April 3, 2009

超越空间

一部好的文学作品究竟要花多少心思才会得到收获? 好的作品固然会有人欣赏,有的人会加以品赏,也会有人给予批评。我心生疑惑,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,作者真的在乎一时的功成名就?究竟是作者为自己制造想像空间,仰或为了大众而为他们设下那无止境的想像空间?

再深入地给自己一个假象的理由,一部文学作品的面世与创作,是因为作者对一个时代的期许吗?作者对某些事物的不满?作者心生感触?作者在心情上的波动?作者的...?

先把一些紧跟在作者背后的一些重要主义关系,如现代主义,殖民主义,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提倡给忘一会儿,从另一道门拨开那另一种的解释。

对其斟酌许久,我尝试大胆地提出一个假设 :

一部文学作品的孕育也许就是作者超越空间与人的一种对话。借助自己专属的创作能力,像一台机器,日夜驱动着潜伏在脑袋中数之不尽的交错线路,逐条地织成一个容纳结晶的空间,为人类各自带来一个共享智慧的源泉。

仔细翻阅作者每每创下的智慧奇迹,随着他们的指引翻越另一个空间。为自己筑上一个凭空制造的思考范围,似乎把自己的灵魂给提早抽出,渐渐地感受到一种另类的意境,与世脱俗地降落在一个空间以外的空间。

沿着那慧根继续走,阐释着始祖的潜力,后人的开拓。对那人生中走过时留下的痕迹,正是作者创作文学的一个最简单的解释。作者确实与人无异,同样在生活中有着人与生俱来的个人情感,融入其内的情感,却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文学点缀。

世上都会有着千万中不同性格的人类,作者也不能豁免。很简单,作者也是人一样,试着与人沟通。

只不过,那往往是一个作者与人超越空间以外的沟通而已。

No comments: